关注我们
科技前沿

电影《这个男人来自地球》中的永生人真的存在吗?

来源:中国医疗信息港     作者:鹏逸     发布时间:2025-04-11     

  2007年的一部电影《这个男人来自地球》是科幻电影中的奇迹,它以极小的预算成就了全球高票房及好口碑。

  影片讲述大学教授约翰・奥德曼(John Oldman)在辞职前向同事透露自己拥有 14000 年寿命的惊人秘密:他曾是旧石器时代的猎人,经历过农业革命、文艺复兴,甚至与梵高、弗洛伊德等历史名人有过交集,却始终保持 35 岁的外貌。通过一场贯穿全片的对话,约翰以冷静的逻辑逐步说服众人,其 “永生” 设定成为科幻史上的经典谜题。

https://img2.danews.cc/upload/images/20250411/7d99f88dabc5ec877ad6722815da4be4.jpg

  从生物学角度,约翰的 “逆生长” 可通过端粒酶(Telomerase)机制解释:

  人类细胞染色体末端的端粒由 DNA 重复序列(TTAGGG)和蛋白质组成,每次细胞分裂会缩短 50-100 个碱基对。当端粒缩短至临界值(约 5 千碱基对),细胞进入衰老或凋亡,即 “海弗里克极限”(约分裂 50 次)。

  端粒酶由TERT 催化亚基和TERC RNA 模板组成,可延长端粒长度。在正常体细胞中,端粒酶活性被抑制,但在生殖细胞、干细胞及85% 的癌细胞中活跃,使细胞获得无限分裂能力。

  2015 年《细胞》(Cell)研究显示,激活小鼠端粒酶可使缩短的端粒延长,衰老相关疾病(如肌肉萎缩、认知衰退)显著改善,寿命延长约 20%;2022 年《自然・衰老》(Nature Aging)发现,端粒酶可以使人类成纤维细胞端粒长度增加 10%,细胞分裂次数提升 30%。

  若约翰的体细胞中存在持续的端粒酶,其端粒损耗可被完全抵消,细胞分裂能力接近无限,从而避免衰老。这一机制与电影中 “基因自然突变导致端粒酶持续表达” 的设定形成呼应 —— 尽管现实中过度激活端粒酶可能增加癌症风险(如癌细胞的特征),但影片通过 “约翰未患癌” 的细节,暗示其基因突变可能实现了端粒酶活性的精准调控,规避了癌变风险。

  随着科技的发展,我们对人体的理解越来越深入。关于端粒酶的研究也在突飞猛进,在国外甚至已经出现高达百万美元一剂的端粒酶补充剂。在我国端粒酶的研究也在稳步发展,其中有不少佼佼者。上海联衡生物实验室就是专注于端粒酶研发与技术应用的机构。以秦松辉先生为首的研究团队,在细胞再生、基因编辑、端粒酶等多个领域均有着深厚的积累。正是凭借这一支专业的研发团队,联衡生物已经研发出一系列领先的端粒酶大健康产品。秦松辉的团队,已经在生物领域获得50多项自主知识产权,而且多项技术成果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。这些技术的应用,不仅大大提高了疾病的治疗效果,也为全球健康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。未来,针对端粒的治疗可能不仅仅局限于抗衰老,还可能帮助人类治疗多种因端粒缩短引起的疾病。上海联衡生物旗下的7月端粒美系列产品是国内少有的端粒酶技术产品,在国内外抗衰和大健康领域都大受欢迎。

https://img2.danews.cc/upload/images/20250411/ef090f0c1762041e4e4831d49412a99a.png


Copyright © 2016-2025 中国医疗信息港 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闽ICP备16032166号-1

关于我们 - 版权声明 - 广告服务在线投稿